《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时间:2024-10-29 10:30:17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集锦15篇)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集锦15篇)

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从中我们收获新的思想,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观后感了。快来参考观后感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开学第一课》观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

快乐的暑假时光总是过得匆匆,转眼间我们迎来了新的开学季。一年一度的《开学第一课》也如期而至。

晚上八点,我吃完饭后便守在电视机旁,准时观看《开学第一课》节目。主持人还是一如既往的帅气,跟我们这些电视机前的同学嘘寒问暖了几句,便进入这次的主题。恰逢庆祝党的百年华诞,今年《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理想照亮未来"。节目通过一个又一个真挚动人的故事,抒写了一幅又一幅可歌可泣的百年画卷。

节目中最让我感动的是"时代楷模"拉齐尼·巴依卡的儿女,14岁的都尔汗·拉齐尼和12岁的拉迪尔·拉齐尼。他们小小的年纪,却有着远大的理想,他们承诺长大后要像他们的英雄爸爸一样,守护自己的家,守护我们的祖国。为国守边,是拉齐尼一家三代人守护了72年的共同理想。这个理想也将继续传承下去,因为他们心中时刻铭记着一句话:“没有祖国的界碑,哪有我们的牛羊"。

在这个夏天,追逐梦想的还有一群中国年轻人。他们奋力拼搏,为祖国争得了荣誉,也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他们就是中国的奥运健儿。节目中通过云连线巩立姣、杨倩、苏炳添、陈芋汐、张家齐、肖若腾、孙颖莎等等这些冠军们生动地讲述了梦想的力量,也为我们送来了一句句真挚朴实的开学寄语,让我看到了"理想"的模样,也明白了"理想"成长的不容易。我也相信,只要我不畏艰难,砥砺前行,我的理想也终将照亮我的未来之路!

观看了这一期的《开学第一课》,我感慨万千。祖国的繁荣昌盛,离不开无数先辈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也离不开各领域精英人才的刻苦钻研。我一定要努力学习,不断的让自己的能力在学习中得到成长,我要像《开学第一课》的各位先辈一样,为祖国的辉煌贡献出自己的力量,用实际行动来表达自己的爱国之心。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2

“今后,愿你用变秋天为春天的精神,把祖国的荒沙,耕种成美丽的园林。”这是一个在狱中的父亲,给他五岁的儿子的遗嘱。

今天,我在观看《开学第一课》时,看到了一个感人的片段。镜头的开始是撒贝宁和一本六十多年前出版的《革命烈士诗抄》,这是一本封面泛黄,书角有细微卷起的书,书中有位父亲,给他五岁的儿子的遗嘱。

这位父亲名叫蓝蒂裕,1948年被捕,是位共产党员。写诗时,月光穿过墙上的小窗户打在蓝蒂裕的脸上,使他的脸更加憔悴,伤疤也略显通红,眼神中无光,带有些许忧虑。终于,他提起笔在一张破烂不堪的纸上留下了字字千钧的嘱托。

这个故事真实地描绘了革命战争的残酷,我体会到了共产党员的爱国、团结、忠诚,哪怕用尽生命最后的力量,临死之前还不忘为国效力,这就让我想起了一位伟人,我的偶像。

我的偶像——袁隆平。袁老虽在今年5月22日逝世,但他为国家甚至是为世界做出的贡献不是轻易会被忘记的。当时人口日益增多,而中国还是那只“雄鸡”,正常的水稻是无法保证每个人的生存条件,肯定会有很多人在温饱问题上挣扎。这时,袁老就顶着40℃的高温,在太阳下研究水稻。袁老那黝黑的皮肤总是渗透着细细密密的汗珠,而眼神总是专注地盯着一株株珍贵的稻苗。日复一日的努力终于浇灌出了杂交水稻的幼苗。袁老的一生是伟大的,而他的伟大却是生长于泥土当中的,肥沃的田地滋养着水稻,也成就了袁老的心愿。

耕荒也好,培育也罢,这七十六个字的小诗,传承下来的是对信仰的坚守。素履以往,一苇以航,你的坚守,就是你的方向。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3

开学第一天,我观看了中央电视台主办的节目,它让我深有感触,打开了我新学期的大门。

终于在晚上八点,我等来了心心念念的《开学第一课》,此次的主题是“理想照亮未来”,请来了李大钊之孙李亚中、烈士蓝蒂裕之子蓝耕荒、“时代楷模”拉齐尼的儿女、“中国航天第一人”杨利伟等,还连线了远在地球上空的宇航员,以及为国争光的奥运健儿们……通过他们,我感受到一个个真挚动人的`故事,感受到革命先烈的伟大,感受到时代奋进者的无穷力量……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人,还属华坪女高的校长——张桂梅。

张桂梅校长是“七一勋章”的获得者,她在华坪女高所上的开学第一课,激动人心。我注意到她布满皱纹的双手,还贴着许多膏药。在她几十年的教书生涯里,她虽然身患许多重疾,但是从未离开过工作岗位。她曾经说过:“我至今无儿无女,但我却有成千上万的孩子。”张桂梅校长,为什么会成功?我想,一定是她有坚定的理想。她靠着理想,点亮了她的人生之路,让她克服各种困难,最终成功建立了学校,帮助了许多女孩上大学,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当初的我胆小、没自信。但我坚信,有理想,就能成功。我希望通过努力学习,长大成为一个国家栋梁。自从心怀理想,我每天就朝着这个理想前进,认真学习,积极参加各项活动,争创佳绩。理想就仿佛一盏明灯,指引着我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了现在。我还要靠着它,继续前行,迎接更美好的未来。

少年强则国强,我们作为新世纪的青少年一代,是祖国的希望。正如奥运健儿杨倩姐姐的寄语:“永远不要小看自己的付出。”坚定自己的理想,坚持地走下去,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未来也由我们照亮!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4

9月1日,是我们又一次回到校园开启逐梦之旅的日子,晚上八点,迎来激动人心的时刻,那就是和全国的小朋友们一起收看一年一度《开学第一课》,一起筑梦未来。

前几天就好奇“理想照亮未来”这一主题会带给我们什么节目,今天谜底解开了。开篇讲述了革命伟人追寻革命理想、坚持真理、英勇斗争的感人故事。其中那首纸短情长的诗“愿你用变秋天为春天的精神,把祖国的荒沙耕种成为美丽的园林”深深地映入脑海,那是中共地下党员蓝蒂裕牺牲前在渣滓洞中戴着手铐写给他年仅5岁的儿子耕荒留下的嘱托。那张小纸条,短短的76个字,却是一个伟大父亲写给他儿子一生的嘱托,我们还看到72年后的耕荒上台含泪回信告慰父亲“请你们放心吧,今天的祖国地更绿,天更蓝”。是啊!碧水蓝天、美丽山河美如画,但这一切多么来之不易,这是无数革命先驱们留下的那份不畏艰难的保家卫国情,是一代代人的传承与坚守。

无独有偶,一个和我们差不多年纪的女孩——都尔汗·拉齐尼讲述了她父亲的故事。那句“没有祖国的界碑哪有我们的牛羊”道出了她一家三代护边守边的故事,她的英雄父亲拉齐尼·巴依卡因救落水儿童不幸牺牲,用短暂而光辉的一生照亮她和弟弟的梦想。她说长大后要当一名军医,她的弟弟拉迪尔回忆他八岁时跟爸爸一起去巡逻的场景,虽然危险、艰难,但是他仍然坚持长大后要做一个像他父亲一样的护边员。多么伟大的梦想啊!当他们姐弟俩一起唱起爸爸生前最爱的那首《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时,我感动得泪流满 ……此处隐藏4166个字……在上面奔跑的话是毫无影响的。

从这一段以及无壳孵化小鸡,让我知道了其实科学真的是无处不在,自己身边就有着众多所不了解的科技奥秘。所以看完《开学第一课》后,让我对科学探索有了更新的认识,不仅仅要学习所接触不到的未来知识,更多身边的趣事也是需要我们去发现、发掘。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2

开学了,今天语文老师让全班同学在家里看中央电视频道“开学第一课”,虽然每次看“开学第一课”都不一样,但这一次是让我们追梦前行。

视频的一开始,主持人对我们全国的学生们有礼貌的说“同学们好。”接着,我和哥哥就津津有味地看着主持人述说着名人的故事,可我听到这个故事时它让我泪流满面。

从前,有一个人他在中国的最边境,那里非常寒冷,他有一个爸爸,他的爸爸是一名护边员,有一次,一个小孩掉进冰缝里面。他的爸爸去救那一位小孩。小孩救上来了,可是他在冰缝里面牺牲了。他告诉他那个儿子,要继承他的职位,儿子听见了,继承了他的职位,也是一位护边员,他才护边二十三年,也是救孩子,因为掉进冰缝里面牺牲了。其实他还有个小儿子,小儿子大声地说:“我一定要守护边境四十年!”长大后,他有了一个妻子,妻子生了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女孩是姐姐男孩是弟弟,有一次他带着他的两个孩子去看管边境。姐姐走到半路说:“爸爸我不想走了!我要回家了。”爸爸同意了,走了一会儿弟弟说:“爸爸我也不想走了,我也想回家。”爸爸耐心的对弟弟说:“姐姐不想走可以回家,因为她是女孩。但你不可以,你身为男子,汉要更加努力!”弟弟最后和爸爸完成的任务。

突然,主持人对我们说:“我给你们变一个魔术,可以让他们俩个人变到这里来。”两个人,从舞台的左边走了出来,而且已经泪流满面,两个人看着桌子上的护边员的战服,是他爸爸穿过的,可是他爸爸已经牺牲了!他的弟弟说:“我一定要成为一名护边员!”

已经晚上了,开学第一课也结束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坚持不懈,不要遇到困难就退缩。我们要像那个男孩和女孩的家人一样,完成自己的使命!要为国家做贡献。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3

自1921至2021,百年波澜壮阔的历史为我们所震撼,今年《开学第一课》,再回顾百年历史,“理想照亮未来”驻扎在了每个人的心中。

从《GCD宣言》开始,革命先驱们的心像一把火,也就照亮了百年征程前行的路。李大钊先生等革命先辈“背黑暗而光明”,始终为救国开辟铺就着道路。他们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为革命奉献自己。戊边战士不畏路程艰险保卫着祖国的边疆,倒在红其拉普,而坚不可摧的精神也永远留在红其拉普。中国第一艘核潜艇总设计师彭士碌爷爷,致力手中国核发展,“愿将此身长报国,俯首甘为拓荒牛”的精神永远高扬。“七一勋章”者张桂梅为了让大山里的女子改变命运,走上三尺讲台默默教书育人,为大山中的女孩子铺着理想之路。奥运健儿们在闭幕不久的奥运赛场上,努力为国创造奇迹。航天员们不负便命,完成了一个又一个飞天梦,使太空中留下“中国红”。

回望百年,百年里一代代中国人民投入到自己的事业中,拼搏在自己的岗位上,连成一条心,抱着共有的一份坚定的理想,投身自己的祖国。每个人点燃了星星之火,百年来也形成了燎原之势。新时代我们正值青春。李大钊先生曾在《青春》写过:以青春以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大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青春时代正要乘风破浪,担当起新的使命理想路上不能徘徊,继续走下革命者与投身祖国的先辈们延续下来的百年路。以自己的青春去达成理想,照亮未来。

百年节点,需要我们这代青年继续圆梦。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4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我观看了中央1套节目《开学第一课》,以“英雄不朽”为主题,以四个篇章,通过真人真事来讲述,让我们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第一篇——爱国,秦怡奶奶为我们讲述了在敌人用大炮把长城炮轰出一个缺口时,战士们奋战抵抗,用自己的血肉筑成了我们新的长城,所以才有了我们国歌里的那句歌词。更是他们怀着无比悲痛的心情一字一句写下的,接下来,三个身穿白衣的少年郑重的从秦奶奶手里接过乐谱,带领大家合唱国歌,战争年代里,爱国就是为祖国和同胞奉献自己的一切,今天把祖国当做自己的家一样去爱护它,建设它,就是爱国。

第二篇——勇敢,由二哥儿时的小伙伴史爷爷为我们讲述了现实版的“歌唱二小”的故事,十三岁的二哥机智勇敢,为了保护别人的性命,自己去给新四军通风报信,在路上被日本人用刺刀刺穿了胸膛,壮烈牺牲了!在战火中,勇敢就是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今天,不怕困难,勇于担当,就可以做一个勇敢的人。

第三篇——团结,一百多架像老虎一样的飞机出现在中国战场上与侵略者作战,而飞机里的飞行员全部都是外国人,这只部队被老百姓称之为“飞虎队”。在战场上面对敌人的时候,只有同心协力,并肩作战的团队才能克敌制服,今天,团结表现在大家为了共同的目标,彼此信任,互相帮助,合作共赢。

第四篇——自强,三个白衣少年带领现场的青少年共同发出号召,明确新一代年轻人的责任,共同传承抗战的精神财富。没有那些当初热血奋战的英雄们,哪来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我们应该从心里佩服这些为了国家,为了人民艰苦奋斗的老战士们,在这里我们向您们致敬!您们永远是我们民族的英雄!

今天,我们是未来的主人,只有自信、自立、自强,才能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5

任何人都有梦想,不论是健全人,还是残疾人,平凡人、名人都不例外。

人的梦想是在不断变化的。小时候,梦想是纯真的,总会想当一些玩具开发商,芭比娃娃店的店长。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有人继续为这个梦想而坚持奋斗,而有些人却坚持不下去了,选择新的梦想。长大后,能坚持并实现儿时的梦想的人少之又少,不过也有变换了梦想的人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尽管那不是最初的梦想。而更多的人不仅丧失了原先的梦想,连现在的梦想也扔掉了,每天碌碌而为,看着别人成功,看着别人实现梦想,自己却还在为找工作而担忧着,前途一片迷茫……

看着这么多人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着,我不禁问道:梦想到底是什么?

大人们说,为梦想奋斗的人都是傻瓜,梦想只是让人在梦里想象的。但我们却不一样,在我们心底,梦想只要好好奋斗、拼搏。长大后就一定会实现梦想。

可是,在如今这样现实的时代里,很多人都为了赚钱而放弃了自己真正的梦想。作为新时代希望的我们,更应该不被那些名利、实力、金钱而诱惑,而自始自终坚持自己的梦想。

最近,湖南卫视有一个“快乐男声”的全国性选秀比赛,陈翔,一个家住甘肃天水的一个家境不算好的选手,但也却为了坚持自己的音乐梦想,在择校时没有选择那些前途无量的大学,而是选择了音乐学院。直到尝到了成功的甜头。每一位明星在镜头前都是那么的耀眼,可又有谁能想到他们背后的辛酸呢?

没有一个人生下来就是天才,更没有人不用努力就能实现梦想。

我坚信,只要坚持和努力奋斗,梦想就一定会实现,我的未来不是梦,所有人的未来都不是遥远的事情!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集锦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