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注定》观后感800字
“天注定”不是要问罪什么,也不是要宣扬什么。只是平铺直叙的讲述几个故事,让观者进行自己的思考。
对于一个人,不可能有单纯的好坏之分。只是当他遭遇了我们自己不想要遭遇的事情时,我们会油然的生出一股怵惕,进而延伸出孟子的所谓“恻隐之心”,也即是同情。
比如片中的胡大海,他的遭遇就令我同情。因为他也是和我一样的一个普通人,在他身上发生的事情很可能也发生在我的身上,所以怵惕,所以同情。但是仔细思考事情的本身,我们可能收获的更多。
他最初的出发点是为了自己能够发财,这一点在影片中的.很多细节都可以得到验证。等至别人发了财而自己没有时,就变得不忿和不平。
当然,发财者的道德上的缺失是这种不忿与不平加深的原因。到这个时候为止,他的行为还是值得人敬佩的,至少在大家都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沉默忍受,甚至谄媚屈膝的时候,他敢于挺身而出,发出自己的声音。然而,当他的呼喊得不到回应,更遭到更直接的不公,蔑视和嘲笑,他的心理与这个世界终于走向了彻底的决裂。
如果说,他枪杀会计、村长、焦胜利还能得到大家的一点点理解的话,对于嘲笑着、看不惯者、会计夫人的肆意杀戮,已经把他自己推向了所有人的对立面。那是一个压抑多年后的内心扭曲的发泄,是一种绝望后人性丑恶面的占领。我记起了一个细节。聊天中,一个矿工说:“当时的煤矿没有承包给你,要是承包给你,你也不一样”。胡大海的回答说的是“那可不一定”。
周老三的出场,以一场抢劫反杀开始。小玉的出场,是在车站会见有妇之夫的情夫。小辉之所以去东莞,是因为要逃避自己的责任。我觉得,片中每一个故事的开始都隐含这一种反思。而整部影片最高的艺术性就体现在这些细节的处理和排布上。它当然不是讲几个故事而已。它展现给我们的是事情本身的复杂性,引领我们去做一些思考。因为每个故事的主角都是跟我们一样的普通人,和我们不得不直面的当下不可避免的复杂。
影片的最后,结尾于一处戏台。演的是苏三。全片终结的台词来自县令的一声声诘问:“你可知罪?”你可知罪……
世道有其不公,人人有其无奈。在已经发生的悲剧里,人把无奈当作全部的理由。在将要发生的悲剧里,人又会演绎怎样的无奈?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