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孩子不坏的观后感
关于孩子不坏的观后感
孩子不坏的观后感篇一:小孩不坏观后感
怀着一颗平静的心情观看《小孩不笨2》,看完之后内心确久久不能平静。
影片中的Tom家庭背景比较好,爸爸大概是某手机开发公司的职员,妈妈时某杂志社编辑。他还有一个弟弟Jeery。这本来是一个人人羡慕的幸福家庭。但是父母总是忙于工作,没时间陪自己的孩子,了解他们,与他们沟通。成才则出生在一个单亲家庭之中父亲因为年轻时与人打架而瘸了一条腿,并且是一个粗人,收入也很低。他不懂如何教自己的孩子,只想让他好好学习,一味的迷信“棍棒成才”这一原则。一见到孩子犯错,他只会用暴力让其改过。后来,面对父母与老师的失望,Tom与成才逐渐觉得自己被放弃,再没有人理解他们,关心他们。在老师的眼中自己是个“烂苹果”,在家人眼中自己是个一无是处的废(来自:为何走上歪路,这应该是家长与老师都应该值得反思的问题。他们看不到孩子的优点,在他们眼中,成才与TOM永远只是个烂苹果。其实孩子也曾经努力过,努力让自己变强。可是家长的所作所为却一次次的使他们失去信心。希望一次次的落空,终于他们彻底失望,TOM发出了“今天学谦(TOM的中文名)已死的感概,这预示着他们长时间所有的积累着的不满终于如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再沉默中爆发。
我想其实无论是TOM的父母还是成才的父亲亦或是老师、校长都很爱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学生。成才的父亲为了不让因打架而被开除的儿子向自己一样成为一个废物而求遍了整个新加坡的学校,最后还因为为了孩子而去世,这让我热泪盈眶。可是他们所表达出来的爱并不能让孩子所理解,所接受。一句时常挂在嘴边的“I love you”却总不能说出口,孩子总不能听到一声赞叹。这使处于叛逆时期的孩子逐渐与他们产生代沟,甚至开始用自己的方式向他们发出挑战。
孩子也需要夸奖,需要赞扬,这个社会的标准已经超出了一个15岁所能够承受的标准。只认定会读书就一定是好孩子,从而逼迫他们读书而忽视了孩子其他的才能。影片的结局我们也看到了,一直被大家所不认可,一直被认为没出息的成才最终却凭借着能打架而成为了一名出色的摔跤选手。这是一个令人满意的结局,他实现了“打到全世界”。但这也是令人悲伤的结局,毕竟成才的父亲也去世了。
孩子也是人,他们需要更多的是关心与赞扬,影片中反映出的学校,家庭教育都有严重的问题孩子和家长之间沟通较少,学校的教育太古板这是一部感人至深的教育片,推荐每个家长与孩子能够净下心来观看,让孩子与家长多多沟通。
孩子不坏的观后感篇二:小孩不坏读后感
今天我们班一起看了小孩不笨这一部影片。看了一会知道了这是以新加坡为背景的电影。电影中的孩子是一群中学生。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他们都是中国的移民的后代。所以,在电影中就有了好几种语言:英文、中文、还有些广东话。 电影主要围绕着两个家庭以及学校展开。TOM和JERRY是兄弟。TOM是弟弟,读小学,哥哥读中学。家庭条件很好,有佣人。爸爸妈妈都是白领。但是,很多时候,上班族总是很忙。跟孩子一起的时间少,对孩子疏于管教,而所谓的管教就是有问题的时候的打骂。所以,孩子对大人的答话也就慢慢地变成只有:恩、啊、哦。当他们有事的时候也不会找大人,因为找也没有用,因为大人总是忙,忙到只有晚上才回家,当他们有空的时候,就会与孩子进行短暂的沟通,而方式就是孩子静静的听,他们说个不挺。就像TOM所说的,简直就要被淹死,而且,他们永远也只是左耳进右耳出。因为他们说的确实是废话。没有任何一句不是责备的话语,无论他们是不是犯错。
我在看电影时候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为什么把苹果丢掉?” “因为烂了。” “烂的,把它切掉,它还是一个好苹果。你把它丢掉就没有了。”我相信,没有哪一个小孩与生俱来就是一个品德败坏的,他们降落人间的时候都是纯洁善良的。可是到底是什么使得我们的纯洁的孩子逐渐地染上了污泥,堕落成为坏孩子呢?如何拯救一只烂苹果,或者如何防止一只好苹果腐烂,这是我们这些将来的教育工作者和父母应该好好地思索的问题。在电影里面,成才的爸爸在临死的那一刻才觉悟:“天底下没有教不会的小孩,只有不会教的父母。”当符老师批评学生是烂苹果时,成才争锋相对:“如果我们是烂苹果,你是我们的老师,你有没有想过,是谁让我们变烂的?”当学谦和成才与社会上的小混混同流合污,偷鸡摸狗时,他们高唱着:“有多少人关心我们,为何会走错迷失方向,又有谁会替我们想想,苹果为何会变烂。”这些讽刺性的对白,就像像一面镜子反射出我们家庭、学校和社会对小孩教育的影响。小孩到底会成为会成为好苹果还是坏苹果也主要是取决于这三个因素。
孩子不坏的观后感篇三:那么你呢 影片《孩子不坏》观后感
徐徐春风,暖暖阳光温暖着这个童话般的世界,在孩子们欢声笑语,健康可爱的身影中聆听和感受着幸福,孩子们需要用更温暖的心去靠拢,老师们需要更阳光更内在的姿态去感受孩子,于是“影片赏析”的活动让我们有了一种全新的机会去吸收爱的教育,去补足自身传递对孩子爱的方式。首映影片《孩子不坏》展现了现在社会真实的家庭教育生活,让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关注孩子心理,有效和孩子沟通是多么重要啊!
“你最后一次称赞别人是几时?你最后一次称赞别人又是几时?很久了对吗?”影片《孩子不坏》开头字幕的'出现,带给我们一个小小的深思,背后却隐藏着多少孩子因不被赏识而茫然在无助与无爱中,而我们却没有蹲下来,靠近些,贴近些用心去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
片中的弟弟杰利,每次考试虽然并没有拿满分,但都得甲等,小家伙自己很满意,却只招来妈妈的一句:“考试能不能再考高点?”,垂头丧气便写在脸上;哥哥杨学谦在博客评比大赛中获得了冠军,受邀参加儿子颁奖活动的妈妈却是全场唯一地不屑与灰色的脸,让看在眼里的儿子手捧奖杯却心存罪恶感,走下台是妈妈批评的“感言”:“写乱七八糟的博客有什么用?华文这么差,只考65分,真是丢尽我的脸!”;面对大多数孩子作业不做,眼镜老师愤恨淋漓的骂着:“你们一个个都是烂苹果!”;成才同学喜欢李小龙,书包里的武打碟片被性格粗暴的父亲发现,而被无情地扯破与踏碎;差班孩子们很羡慕班级对面实验班的风景,老师激励人心的声音被差班的同学听到了,他们羡慕极了:“太好了,不管是二十五分,还是三十五分,只要是分数多了,就是进步了。这次进步了两分,下次就进步五分,凡是有进步的,都能得到周杰伦的音乐光碟一张。”他们需要的就是“几分也是进步的”鼓励和周杰伦式的理解。
看在眼里,痛在心底。我们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十全十美,希望他们永远是个乖孩子,在孩子“不乖”的时候,常不加思考地指责孩子,孩子们这些所谓的“不乖”,在大人眼里是一并要涂抹掉的,真的是可怜了这些原本单纯却招来不理解不信任父母的“毒爱”了。生活中,我们的孩子们却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事情,本也想把事情做好,但却不知道该怎么做才是做适合的、该怎么处理才是最恰当的,结果把本想处理好的事情给办坏了,甚至还伤害了别人,碰到这样的时候,家长如果不问清原因而是直接指责
批评孩子,孩子就会对自己失去信心,而且还会真的认为自己是个坏孩子,他们的小脑袋里会想:啊,原来我真的是这样的坏啊,我是个坏孩子,我可能永远改不好了。要知道失去自信和信心的孩子,面对任何事情都会退缩,怕做错,从而体验不到探索求知的成长滋味。当孩子因为无知“不乖”的时候,我们做老师或家长的千万别怀疑孩子的品性,也千万别错失引导孩子的机会,要好好地分析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分析原因,然后再跟孩子平心静气地进行沟通。
观看影片的同时,我一度厌烦这些家长的所言所为,但可以确定的是他们都是爱孩子的,凭这一点,尚可以原谅他们在教育方法上的所有过错,如果换一种方式对待影片里那些“坏”孩子,如果能静下心来好好询问,好好交流沟通,那么结果就是另外一种风景:
——面对考不上高分仍得甲等的杰利,妈妈可以说:“妈妈也感觉你考的不错,不容易啊,尽力就好!” 弟弟杰利会灿烂微笑心怀自信!
——面对博客冠军而中文成绩差的杨学谦,妈妈可以说:“儿子真棒!为你骄傲!有自己的爱好真不错!” 哥哥学谦会感觉妈妈的心和他在一起,渐渐会将优势发展到弱势区,至少孩子心态好了,也就接受家长对自己弱势区地引导,中文成绩一定会慢慢好起来。
——面对被骂“烂苹果”的同学,眼镜老师可以问清作业对孩子的难易程度,适当调整作业量,和孩子讲话的语气柔和些,商量些,毕竟他面对的是青春期极易容易背叛的孩子们。
——面对喜爱武打的李小龙粉丝,父亲请收收自己的粗暴脾气,孩子也有孩子的兴趣和爱好,蛮打蛮骂解决不了问题,反而将孩子在兴趣刚开始中致命。
其实,每个孩子心里都藏有这么一句话,
“亲爱的爸爸妈妈,我们不是天生的坏小孩”;
其实,每个大人心里应该藏有这么一句话,
“亲爱的孩子,我们喜欢着你的喜欢,快乐着你的快乐”。
文档为doc格式